11月28日出版的《南京日報》在A2:要聞版以《在我市今年新增上市企業中占比達50%——資本市場南京專精特新板塊崛起》為標題,對云創數據等南京市專精特新上市企業在資本市場取得的不俗成績進行了宣傳報道。其中,又以大量筆墨介紹了云創大數據的研發現狀、營收概況、發展勢頭等。
電子刊物鏈接:http://njrb.njdaily.cn/html/2022-11/28/content_52_66213.htm?div=2
公眾號推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z3CSs_EjPTFep7l61j3jgA
以下為《南京日報》報道全文:
在我市今年新增上市企業中占比達50%
資本市場南京專精特新板塊崛起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集體采寫
11月24日是南京麥瀾德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分紅日,眾多投資者從這家位于南京的上市企業中分享到了發展紅利。此時,麥瀾德不但做到了細分市場的全國龍頭,還躋身該領域世界前列。
在南京,還有不少像麥瀾德這樣的優秀專精特新企業,它們不僅是所在領域的領頭羊,在南京高質量發展中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資本市場上,專精特新南京板塊愈發矚目。在我市153家上市企業中,專精特新企業有38家。今年以來,專精特新企業進軍資本市場的步伐加速,在16家新增上市企業中占據8席。
讓資本更好賦能實體經濟。近年來,基于我市日趨完善的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機制,資本市場南京專精特新板塊正強勢崛起。
崛起!專精特新企業占今年新增上市寧企數50%
從2013年創業之初的3個股東和150萬元啟動資金,到如今的500多名員工、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上交所科創板上市企業,麥瀾德即將迎來十年慶。
公司近期披露的上市后首份季度業績報告顯示,第三季度營收1.15億元,同比增長50.57%,實現凈利潤5142.69萬元,同比增長130.92%。
“我們始終保持清晰的產品定位,聚焦女性健康與美的領域,持續研發創新,加速新品推廣,為公司持續穩定增長打下良好基礎。”公司負責人楊瑞嘉介紹,今年“雙11”期間,公司兩款市場均價約2000元的家用型盆底生物刺激反饋儀最終售出3000多臺,而此前的月銷售量基在1000臺左右,“目前,麥瀾德已開辟出生殖康復第二賽道,已上市推廣的生殖康復產品包括電超聲治療儀和超聲波子宮復舊儀,爭取在這片藍海中持續處于領先地位。”
楊瑞嘉的這份底氣,與企業成功上市密不可分。
“專精特新企業通過與資本市場結合從而實現快速成長,代表了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從間接融資為主轉向直接融資為主的趨勢,也代表了產業升級、宏觀經濟動能轉換的趨勢,更代表了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趨勢。”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我市新增上市企業16家,其中,包括江蘇集萃藥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騰亞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內的專精特新企業占據8席。至此,我市上市專精特新企業已達38家,約占全部153家上市企業的四分之一。
支持!多部門聯動助力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壯大
11月21日下午3點多,在秦淮區白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永智路上,市民李女士在一桿路燈前按下按鈕,與路燈“交談”,準確知道了該選擇怎樣的交通工具和路線到達她想去的地方。
這種能與人交流的機器,是南京云創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創新產品——智慧路燈伴侶,能直接掛在城市的路燈桿或墻上,為大家提供智能問路、USB充電等便民服務,以及城市管理所需的360度無死角全景監控、人臉車輛特征識別等功能。
云創數據是我市首家北交所上市企業,智慧路燈伴侶是公司緊抓大數據與AI發展方向的一個智能化產品體現。公司三季度報告顯示,今年1—9月實現營收2.6億元,凈利潤超3500萬元。其中,三季度業績保持高增趨勢,季度內凈利潤超1800萬元,同比增長44.76%。“隨著‘東數西算’和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等政策不斷出臺,目前云創數據正在‘城市交通智能優化’‘醫療影像智能分析’‘超大規模人臉識別系統’等行業前沿技術的探索研發與產品化方面發力推動。”云創數據總經理劉鵬表示,公司將堅持不斷自主研發創新,繼續雙輪驅動大數據存儲與智能處理業務,打開未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云創數據持續保持強勁發展勢頭,是我市推出一系列舉措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并助力其進軍資本市場的成果體現。
去年11月出臺的《南京市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明確,到2025年,我市將構建起“十百千萬”梯次發展的專精特新企業群體: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產品)達到2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150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500家、專精特新名錄庫企業1000家、專精特新后備企業1萬家。同期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若干措施》,則重點從支持企業投資擴產、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等10個方面提供支持政策。
我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通過全面實施梯度培育、創新驅動發展、產業鏈強鏈補鏈、數字化和綠色化發展等“六大工程”,將持續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量質并舉、能級躍升,使我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賦能!創新服務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金融活水
在棲霞區,隱藏著一家“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中國裝備制造業明星企業”的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南京長江工業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郵儲銀行‘專精特新貸’一出來,我們就受益了。”公司董事長周德福介紹,因公司享有自營進出口資質,今年以來,海外市場訂單增速明顯,郵儲銀行客戶經理知曉后,第一時間推薦了這款政策紅利產品。“資金快速注入,我們得以擴大生產,如虎添翼!”周德福說。
“今年,轉貸基金新增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服務,我們是首批受益企業。”取得南京銀行1600萬元“專精特新保”授信的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9月中旬,公司向南京市民營企業轉貸基金申請轉貸,到最后銀行下款,共計用時9天,為企業實際豁免轉貸費用1.44萬元,相較于企業自籌過橋資金,節約成本約80%。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底,轉貸基金已為全市114家專精特新企業實現轉貸服務規模20.65億元,服務筆數278筆,減免轉貸費用177.34萬元。
針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重研發輕資產的特點,為其精準提供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已成為我市金融機構的“統一節奏”。工商銀行南京分行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精準為專精特新企業客戶“畫像”,探索多渠道融資場景。截至三季度,該行已服務專精特新企業超150戶,授信總額約100億元;建設銀行南京分行、江蘇銀行南京分行等多家金融機構也推出支持專精特新企業融資的特色金融產品。
與此同時,市財政局會同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更新寧創貸業務風險分擔模式,鼓勵融資擔保機構與銀行合作,實行“見貸即擔”,免收擔保費、免除反擔保,有效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自去年11月新寧創貸政策落地至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政策性融資擔保貸款63.33億元,平均利率4.05%。
發力!資本市場南京專精特新板塊發展后勁足
日前,紫金投資集團在寧推出綜合金融服務——“伴行計劃”的儀式現場,包括南京豐浩華食品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豐浩華)在內的多家寧企成為首批“伴行伙伴”。
成立于2015年的豐浩華是一家集食品定制、集中采購、安全品控、冷鏈配送等為一體的專業食材供應鏈服務商。從小作坊成長到擁有200多位員工的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負責人胡艷艷坦言:“對我們這種勞動力密集型中小企業來說,每個發展階段都有現金流壓力。這次加入到‘伴行計劃’,可以把金融領域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自己輕裝上陣,瞄準資本市場,專心發展企業,這讓我很安心,也更有信心。”
可以預見,依托“伴行計劃”等我市豐富的創新金融服務,作為上市儲備力量的豐浩華們,后續進軍資本市場的道路將更加順暢。
“截至今年10月底,我市在會在所企業19家,在輔導企業32家,年度新增輔導13家。這些企業中,不乏專精特新‘小巨人’的身影。”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未來,南京專精特新企業上市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與日趨完善的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將賦能“小巨人”們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記者 史亮 王國俊 曹麗珍 李任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