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的策略一般是市場能夠逐步變大的時候,才推出我們的產品。”微軟首席研究及戰略官克瑞格·蒙迪(Craig Mundie)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因此微軟在上月推出了自己的“云計算”環境Azure平臺。
這意味著,當代表傳統軟件模式的微軟也開始不得不迎合“云計算”這一趨勢時,變革的大潮已經不可遏止。微軟的“云計算”平臺Windows Azure,將是“云計算”時代的操作系統、數據庫及各種應用的集成平臺,這被業界看成是微軟進軍“云計算”的重要一步。
而微軟對“云計算”的理解是“云+端”,就是“云計算”和用戶自己的計算機終端都將承擔一部分計算和應用,“云計算”時代的計算將是“集中+分布”。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中國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認為,現在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以互聯網為中心的時代,從架構來講就是指“云+端”的計算,而不是只有單純的云計算,終端仍保持著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這是微軟與純粹的“云計算”擁躉之間的對抗,谷歌等競爭對手認定未來將是“云計算”主導一切,而微軟在計算機終端上還擁有巨大的既有市場,Windows操作系統等關鍵軟件仍運行在用戶的計算機終端上,純粹的“云計算”將會沖擊現有的PC市場。
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表示,未來“云計算”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云計算”中將出現三種角色:首先企業會搭建自己的“云計算”;其次,企業的“云”要與其合作伙伴企業的“云”實現數據交互;第三也會出現像微軟、谷歌、亞馬遜這樣的第三方的云計算服務商。
洪小文稱,微軟在“云計算”中的角色可以有三種,要么直接提供云服務,要么為想要應用“云計算”的企業提供軟件支持,要么幫助各企業之間的“云”實現互聯互通。
微軟正在從個人和企業市場兩方面啟動。今年上半年,微軟在美國正式推出了自己的在線服務。除了可以為企業用戶提供日常電子郵件收發功能外,還提供日歷事件、會議安排、任務與通訊錄等共享協作功能和Push Mail手機收發郵件、同步協同功能。
此外在線服務也支持各種企業應用平臺,比如網絡營銷管理系統、客戶資源管理系統以及外貿管理系統等。
微軟電信及媒體事業部公司副總裁Martha Béjar對本報透露,目前,微軟在全球有2000多個合作伙伴通過SaaS“軟件即服務”模式提供服務。
張亞勤認為,從“云+端”所對應的業務模式來講就是“軟件+服務”。對一個企業用戶而言,可以買軟件,也可以租用計算的資源。這也將是微軟實現“軟件+服務”的全新盈利模式、新的業務模式的一個轉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