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軟、IBM、谷歌等國際巨頭巨額投資“云計算”時,國內首個企業級“云計算”平臺即將在廣東東莞誕生。
11月28日,廣東電子工業研究院與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下稱“松山湖產業園”)管委會在深圳舉辦的推介會上正式簽約,廣東電子工業研究院將在東莞松山湖投資2億元建立國內第一個“云計算”平臺,首先服務于入駐松山湖產業園的中小企業。
“首期投資5000萬元,整個項目總投資額在2億元,分步驟實施。”廣東電子工業研究院院長 季統凱表示,該項目是中科院“網谷”云計算系統結合現代服務業需求,以云計算技術為核心構建一個支撐企業存儲和計算的低成本平臺。而“網谷”作為首個商業 運營的“云計算”系統,具有全國性的標桿作用,有利于在國內形成包括設備供應商、云計算平臺運營商、服務提供商、用戶在內的整個云計算產業鏈。
季統凱透露,東莞“云計算”項目的商業模式是:目前已經入駐東莞松山湖的一家企業本身對云計算有很大需求,由廣東電子工業研究院提供技術和搭建平臺,而該企業除了自身使用外,還擔任“云計算”平臺應用服務商和推廣商。
“云計算”的本質就像現在電網一樣,企業不需要知道電是從哪里來的,而只要知道插上就能拿到電。企業購買了“云計算”服務,就不用再自己構建IT系統,還可以無限地擴展需求。
松山湖產業園管委會副主任陳曉慧透露,此次推介會除廣東電子工業研究院投資2億元建“云計算 ”平臺之外,管委會還與深圳光祥、益普生、利德科技、寶豪通訊等28個家企業簽訂了投資協議,引資總額超過60億元。而建立“云計算”平臺減少這些企業 IT投入,也是吸引這些企業入駐松山湖產業園的一個重要原因。
據悉,目前松山湖產業園已經引進大中型科技企業70多家,而這些企業也將會成為首批“云計算”的客戶。“目前很多中小企業已經準備簽約成為我們的客戶,我們要成為東莞科技企業的發動機。”季統凱說。
季統凱指出,雖然微軟、IBM、谷歌等國際巨頭已經在中國布局云計算業務,但中國的云計算體系不應該由國外企業來做。因為未來的電子政務等政府工程都會用到“云計算”,出于安全保密考慮,還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云計算”更為可靠。據悉,目前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電信運營商都在悄然布局“云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