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公司發布了名為Windows Azure的云計算平臺,媒體發現,微軟目前尚未申請相應的商標,但微軟稱,其已經在披露前提交了此名稱的商標注冊申請,媒體之所以未能在美國專利商標局的網站檢索到該商標,是因為該局沒有更新商標數據庫。對于國內企業,此事最大的啟示在于,企業的新產品上市之前,一定做好相關的專利、商標、版權申請保護工作。
云計算是個新生事物,但其一產生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微軟公司最新云計算解決方案的商標事件。在國內深受黑屏事件困擾,陷 入“濫用知識產權”指責困境的微軟公司在國外又發生了云計算商標誤報漏注冊的事件。因為此事涉及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特介紹相關的情況。
2008 年10月27日,微軟公司發布了名為Windows Azure的云計算平臺,微軟稱,該平臺為軟件提供了加速計算的服務、幫助開發人員構建下一代應用的領先技術,可以跨越電腦、網絡、電話等載體。但據國外 媒體稱,微軟居然忘了為這個新的云計算系統的名字:Windows Azure注冊商標。據Computerworld網站透露,微軟目前尚未在美國專利和商標局注冊"Windows Azure" 或者 "Azure Services Platform"商標,但卻已經使用這兩個名字來描述他們的這個新技術。
此后,微軟的發言人照例出來 澄清,Computerworld網站剛以《微軟:我們沒有忘記Azure 商標》為題介紹了微軟的澄清,微軟稱,微軟已經在10月24日提交了此名稱的商標注冊申請,媒體之所以未能在美國專利商標局的網站檢索到該商標,是因為該 局沒有更新商標數據庫。
對于美國發生的微軟的云計算商標事件,國內企業顯然有很多可資借鑒之處。此事最大的啟示在于,企業 的新產品上市之前,一定做好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美國的商標法與中國的不同,其奉行的是“使用在先原則“,也就是法律優先保護首先使用商標者的權利。 而中國商標法規定的則是“申請在先原則“,商標保護的一般原則是保護申請商標在先者的權利。事實上,根據美國的商標法保護原則,微軟即使先使用再申請,問 題也不會很大,但是大家發現該公司的新產品名稱居然不能在官方的商標數據庫中查到時,還是認為事情性質嚴重。在知識產權侵權比美國嚴重的多的中國,企業還 有什么理由不保護好自己新產品的知識產權呢?!
就筆者個人的經驗而言,企業在新產品推出前至少可以在如下方面申請知識產權:
一、專利。(保護技術成果和產品外觀)
二、商標、域名。(保護品牌)
三、著作權(包括軟件著作權、圖形文字著作權,)
大 企業一般有知識產權部,可以把新產品的上市前的知識產權申請加入到企業內部的流程中,相關的產品上市前一定要在知識產權部先過一下流程。中小企業不妨找專 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機構咨詢一下如何申請,雖然知識產權的保護會花費一定的資金,但卻可以讓企業的新產品遭受盜版等侵權時,得到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