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席卷互聯網
2008年,人們再次認識到了金融在現代社會的樞紐地位。當次貸危機演化為金融海嘯后,依賴于納斯達克與H股的中國互聯網企業再次遭受重創,幾乎所有的企業股價均被腰斬。雖然,馬云早在年初就已經高喊“冬天來了”,但是當海嘯真正襲來時,所有人還是為它的威力所震懾。
微軟嘗試收購雅虎
這是微軟與Google世界大戰的最新一局,從年初到年末,微軟、Google與雅虎之間的“三角戀愛”似乎就沒有中斷。只不過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基本態勢已經從微軟的“年初求婚”變為了雅虎的“歲末待嫁”。而楊致遠更是成為這一交易的犧牲品。
塞班(symbian)開源
這無疑是諾基亞轉型互聯網的一個新里程碑。2007年8月,當諾基亞在倫敦、新加坡和中國廣州同時宣布推出互聯網服務品牌“Ovi”,這家手機 巨頭向互聯網公司轉型的序幕已經拉開。Symbian開源讓諾基亞有望在手機終端實現自己的Windows夢想,在諾基亞看來,賣給消費者手機僅僅是一個 生意的開始。
G1面世
Google是一家什么公司?這一問題的答案在2008年變得模糊不清起來。Android與G1的相繼推出讓Google的勢力從互聯網轉移 到無線互聯網,在WindowsMobile使用費居高不下,Symbian被諾基亞“霸占”的情況下,Android的出現無疑得到了終端廠商的歡 迎,G1更是將這一夢想首先實現。
奧運引爆新媒體
與中國在北京奧運51 金的神奇表現相似,互聯網在北京奧運的異軍突起讓所有人眼前一亮。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電視與互聯網已經成為網民獲取奧運信息的最主要途徑,將二者作為首 選的網民占總網民的80.6%,而其中網絡占據47%,電視占36%。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的數據更是表明,在8月8日奧運會開幕式當天,9家奧運網站 的用戶數達到了1.61億。顯然,互聯網已經擺脫了雅典奧運的青澀,正式以主流的姿態進入了奧運傳播舞臺。
新浪、分眾合并
此次合并的結果之一是合并后的新浪將成為僅次于央視的中國第二大廣告平臺。合并后的新浪銷售額將可達到約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億元。當新浪以一個互聯網媒體的身份開始對其他產業進行整合時,互聯網的地位似乎需要重新判定。
視頻網站集體轉型P2P
出于節約運營成本的考慮,P2P影視點播已經成為眾多視頻網站在這個冬天的共同選擇。土豆網的“飛速土豆”、酷6網的“急速酷6”,優酷的“i 酷”都成為2008年的產品。但是運營商卻無法樂觀,根據中國電信的統計顯示,P2P業務已成為消耗骨干網帶寬的主要應用。視頻網站普遍轉型P2P顯然將 加劇這種情況。而風行倡導的可管理的P2P將是未來理想的選擇之一。
校內網獲軟銀4.3億美元注資
2008年無疑可以稱為中國SNS元年,以校內網獲得軟銀4.3億美元注資為標志,開心網、51.com乃至更多的SNS站點開始角逐其中。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同樣名列其中。在web2.0的概念已經不再新鮮時,SNS似乎為其找到了方向。
大家一起云計算
微軟、Google、IBM、戴爾,當IT世界的幾大大巨頭同時發力一項技術時,影響自然不容忽視,云計算正是這樣一項技術。云計算,簡而言之 就是將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服務器中。云計算是否會帶來互聯網行業新的革命,需要時間驗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