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微軟的Live Mesh描述的一些場景,這樣的場景已不再是幻想.作為微軟“云計算”及其Live戰略的最重要一步,Live Mesh目前正處于測試階段,已推出多個Beta版,今年底前即會面市.
微軟Live Mesh可以稱為“互聯網上的Windows”,它具有三大特征:互聯網、不同的設備和軟件,具體的分工是“云端”負責數據存儲、不同的設備相互兼容、軟件將不同的設備和網絡連接起來.
通過Live Mesh,用戶在某一設備上的日程、短消息、密碼、文件、E-mail等各種數據,可以上傳到“云”里,并與其他設備實現同步、管理和設置,而這些設備包括PC、手機、電視、Xbox、數字相框等.
當谷歌在“云計算”上大步向前的時候,微軟正在暗自蓄勢,借助Live Mesh,微軟已邁出從PC領域轉型到“云計算”最為野心勃勃的一步,并重新取得產業主導權.
微軟很早就認識到IT產業會走向基于互聯網的平臺,并在Web1.0時代就推出了.net戰略,但由于處于互聯網的早期,這個激進的戰略并未取得極大的成功,反而被谷歌奪走了互聯網的領先地位.
2005年,微軟推出Live戰略.作為.net戰略的補充,該戰略更強調執行.近幾年來,微軟推出了多個Live服務,包括MSN、Live Search、Live spaces等,但這些服務卻都是離散的.與谷歌只處于互聯網的應用層相比,微軟的優勢在于不但可以提供互聯網的類似應用,其還是互聯網軟件平臺的提供商,但很顯然,微軟之前推出的這些Live服務性產品,都難以在其多平臺中直接兼容和同步,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微軟的優勢.
而2008年,當“云計算”時代全面到來時,微軟的Live戰略正在邁出至關重要的第一步:推出Live Mesh,它不但包括了上述的Live服務,還通過不同設備間的兼容,提供給用戶.
Mesh網絡即“無線蜂窩網格網絡”,它是一個動態的可以不斷擴展的網絡架構,任意的兩個設備可以不借助無線路由器即可以保持無線互聯.
那Live Mesh是什么呢?首先它是一個Mesh,也就是說,微軟旗下的終端比如Windows操作系統的電腦、Windows Mobile系統的手機、Xbox等,甚至微軟還通過公開的接口,將蘋果電腦、其他系統的手機等都能在Live Mesh中被整合在一起,中間通過互聯網來連接,并將數據存儲在“云端”.
微軟公司資深副總裁、微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亞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Live Mesh只是微軟Live戰略的第一步,未來微軟會越來越重視設備間的連接和兼容,將微軟的優勢發揮出來.
張亞勤認為,微軟希望全面轉型互聯網,但以前走過一些彎路,而Live Mesh則是第一個真正可以用的東西.
Live Mesh的核心有三個:Web是中心、不同的設備相互兼容,并通過軟件將設備與設備、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借助Live Mesh,并通過與“云”之間的交互,微軟可以將現在離散的服務、各種不同的不兼容的設備全部理順,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Live Mesh最重要的貢獻是兼容.以前,PC與其他設備間很難做到兼容.在Live Mesh中,手機、電視、PC、互聯網的平臺,都是完全開放和兼容的,任何開發者都可以在Live Mesh上做自己的程序,甚至通訊和文件格式也是兼容的.
在Live Mesh中,用戶可以建立自己的社區,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和朋友分享,甚至可以做FaceBook、YouTube等所有的東西.因為有很好的軟件兼容接口,用戶可以在任何的設備上做自己的應用.
其實,Live Mesh的模式模式很簡單:“云計算”負責存儲和部分計算,而終端上也有很多軟件,進行部分計算.而用戶則可以租用一定的空間,每個月只需付一些錢,不用管存儲在哪里,在什么設備上,需要什么就可以拿到什么,像用電那樣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