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今天放出了Google Earth(谷歌地球) 5.0測試版,除了正式官方提供了簡體中文的支持外,Google Earth還加入了兩個新的功能,一個是Google Ocean(谷歌海洋),一個是Google Mars(谷歌火星)。
Google地球(Google Earth)是一款Google公司開發的虛擬地球儀軟件, 它把衛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個地球的三維模型上,所有可以訪問網絡的計算機用戶均可以通過在本地安裝一個客戶端軟件,在線瀏覽全球任何一個角落的衛星/航拍圖。在2005年發布之后,Google Earth的很多愛好者還針對其開發了相應的導航軟件,供有GPS定位網絡的用戶使用。去年,Google Earth第一次增加了新的功能——Google Sky(谷歌天空),讓坐在家里的計算機用戶可以通過電腦屏幕觀看科學家用天文望遠鏡拍下的宇宙中的瑰麗星云。
今天,Google又推出了兩個新功能,在國家地理、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美國宇航局的支持下,Google海洋和Google火星將海洋各個深度,各種相關資料都收錄在內,而火星表面的高清晰畫面也讓人似乎身臨其境。
所有這些數據都存放在網絡另一端——Google數據中心的龐大數據庫中。據李開復先生介紹,Google地球需要至少50萬TB的海量空間來存儲地表的圖像,而目前Google甚至還提供了歷史圖像的功能,也就是說可以對比以前同一地域的衛星/航拍圖。有了谷歌的海量數據中心,用戶才能真正通過瀏覽器,在家里就能掌握哪怕是遠在火星的“資訊”。
這可以說是Google云計算又一強大、實際的應用,不僅方便了廣大愛好者,還給研究人員和各研究團體提供了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