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swag_一区二区三区在线高清_亚洲国内欧美_国产精品xnxxcom

你好,游客 登錄
背景:
閱讀新聞

徐徐落地 2009年云計算五大趨勢盤點

[日期:2010-01-21] 來源:IT168  作者: [字體: ]
【IT168 專稿】IT領域從不缺乏概念。幾年前才剛剛興起的虛擬化技術,如今已經成為節約IT成本的靈丹妙藥。而同樣作為新興概念的云計算,不論是專家還是媒體,都對其抱有極熱烈的期待——以至有聲音指責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炒作。2009年云計算領域究竟發生了哪些事情,其趨勢是什么樣的。或者換句話說,云計算在過去的一年中對我們的工作、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

    IT168云計算頻道梳理總結了全球云計算領域在過去一年中發生的主要事件,認為2009年云計算領域主要有五大趨勢:國際廠商積極擴張,國內互聯網企業先吃螃蟹,中小企業“云產品”紛紛涌現,云計算安全可靠性問題日趨嚴重,政府力量在推動云計算落地。

一、國際廠商積極擴張,謀求更多資源鋪開云計算

    在經歷了2008年的概念爭論與彷徨之后,云計算迎來了落地,有廠商稱2009年是“云計算元年”——各大巨頭紛紛加快云計算推進和部署的速度。首先是IBM成立了專門的云計算部,推出了一系列產品形式,并積極在各地部署云計算中心,這其中就包括了國內的IBM無錫云計算中心和山東在建的首個全球最完整的云中心。此外,蘋果公司也于09年5月投資10億美元建設云計算數據中心;EMC公司則與思科聯手合作,從統一計算、虛擬數據中心、渠道合作伙伴共享等方面試圖快速鋪開云計算業務;而被EMC收購的VMware也積極投身云計算的業務中,重量級的推出了Vsphere云計算操作系統,并在完成了Terremark收購之后,積極助力TradeBeam公司實施云計算戰略。(以上所涉內容詳見:從IBM和惠普動作 解析未來云計算方向、直撲云計算 蘋果10億美元投建數據中心、2009年度技術卓越獎VMware vSphere云操作系統VMware助力TradeBeam實施云計算戰略

    另一方面,戴爾和惠普這兩大IT企業則有自己的獨特戰術。戴爾有策略性的與一些友商展開合作,先是與威盛合作推出面向云計算的“綠色服務器”,接著將自己面向“高效企業”的產品推廣思路轉向“為企業建設云計算中心”,并進一步落實本地化策略,于2009年底收購了國內云計算企業“訊鳥”公司?;萜談t將云計算分散進各個研發團隊和技術解決方案小組中,分別就不同用戶的需求和產品技術制定有針對性的云策略。在擴張方面,惠普09年中的時候收購了IBRIX,從而進一步強化了其云存儲業務。(以上所涉內容見:威盛牽手戴爾 首推"綠色"云計算服務器不搞大而全 國內用戶更看好Dell云模式、惠普收購IBRIX 進一步強化云存儲業務)

    可以看出,國外巨頭在一方面用收購等方式彌補自身缺點,大舉擴張的同時,還在以各種方式通過產品、數據中心部署、服務提供以及本土化等將云計算落地,以期用實際應用結果來激勵更多用戶投身到云計算中來。微軟是最典型例子,在09年初推出Azure云計算開發社區吸引一批開發人員之后,于09年底正式上線Windows Azure云計算操作系統,在擁有眾多技術人員開發出“云應用”的前提下,Windows Azure適時推出就是這樣一種策略。那么國內對云計算的熱情如何呢?

二、互聯網公司吃螃蟹,云中心先在企業院校落地

    2009年國內最具影響力的云計算事件就是《2009首屆云計算中國論壇》的召開。這屆會議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有超過3000人參加了整個報告會和分會場討論(點擊查看)。說它影響力大,不光在于參加的3000多人中有工信部部長,3位院士,70多名企業高管和數十位教授,更在于其聚攏了一大批中國目前關心云計算和準備開展云計算研究和部署的企事業單位人員。在大會之后的一段時間內,國內涌現出眾多以云計算為核心的企業和相關產品。

    首先是國內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集團,成立了阿里巴巴云計算公司,落戶深圳,主要針對大規模分布式計算平臺的應用運維和開發——其成熟的云模式已經可以在日交易額突破12億元的阿里巴巴網站上看出效果。另一個巨頭是國內IM即時通訊行業的領頭羊騰訊,騰訊公司一方面在優化和提升其“文件中轉站”的云存儲服務的同時,又將著名的“QQ”搬到了云計算中,其web版QQ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應用程序向網頁遷移的動作,而是騰訊瞄準云計算打響的重要一炮??梢钥闯?,無論是阿里巴巴集團基于強大的云計算基礎架構,迅速在2010年初推出“淘寶在線電子商城”的大規模資源整合;還是騰訊在Web QQ之后,輕易的將在線字幕庫整合進QQ影音——云計算的動態調用和靈活架構優勢彰顯無遺。


阿里巴巴和騰訊悄然“開啟”云計算天地

    如果說互聯網公司首先吃螃蟹是因為其業務發展需求的話,那么大型企業和科研院校部署云計算就是一種前瞻性的IT架構調整。從09年早先中化集團在IBM的協助下完成云計算環境遷移,到廣東在紅帽的幫助下首開政府云計算試點。與其說是一種適應新技術的“姿態”,不如說是一種突破性的嘗試。在此之后,國內科研機構,如廣東電子工業研究院,紛紛建設自己的云計算中心,以期在與超級計算機提供相同服務的同時,還能靈活的動態調整資源部署。此外,IBM早現在無錫建設的云計算中心也啟動了“第二期”規劃,希望將它構筑成三大平臺為一體的“中國云谷”。(以上涉及內容請見:中國首個企業云計算平臺在中化誕生、國內首個企業級“云計算”國慶前啟用、中國“云谷”擴容 構筑三大云平臺

    此外,由于國內互聯網形態與國外的巨頭比拼有所不同,因此云計算在國內的發展并不只局限于大公司和企業院校。我們注意到2009年有不少中小互聯網公司憑借自己靈活的思路,推出云計算產品,打開一篇新天地。

三、多元化應用才是出路,用戶急需弄清頭緒

    如果只談云計算落地為云數據中心,那目光就太窄了。雖說這類企業云,是目前云計算在大規模部署時的主要方式,但筆者認為,更多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應該著眼于云計算的靈活性,并用提供公共云服務的方式迅速拓展和部署自己的云產品,而不是去一味的力求做大。

    中國移動研究院很早就開始了對云計算的研究,并且也搭建了自身的云計算節點進行實驗,發現效果很好。但是考慮到業務連續性和遷移帶來的可靠性問題,移動研究院并沒有直接上馬“云中心”,而是在手機平臺上推廣基于云計算的“網絡應用程序商店”。類似的,用友偉庫網在運營自己原有SaaS企業服務的時候,和英特爾合作推出了一系列云服務,并先期推出了一系列云服務(詳見:解讀“用友偉庫云” 打造國內領先SaaS)。此外,例如恩信這樣的公司,以云計算ERP產品打開中小企業管理系統向“高端”邁進的門戶,使得ERP不再是一個高投入的管理系統(詳見:云計算需要開源 更需觀念轉變)。

    互聯網方面,以資訊為主的門戶網站新浪,也推出了自己的云計算產品——新浪Apps。雖說有人將之比做是“山寨”了Google的云應用開發,但從內容上看,Sina Apps支持PHP,因而適用范圍更廣一些(詳情請見:新浪也秀云計算 純國產云開發平臺詳解)。此外搜狗也推出了基于云計算技術的輸入法,用戶不需要在本地安裝,只需要點擊一個網址就可以調用在搜狗服務器中的輸入法和海量詞庫(詳情請見:打字也瘋狂 搜狗云輸入法開先河)。而一些更加“山寨”的工作組甚至都也推出了自己的云計算產品,例如一經推出就被業界褒貶不一的“雨林木風Linux系統”,憑借仿XP的界面,Linux的開源核心,大量Windows應用的Web版“云計算”快捷鍵,搶得一席先機(詳情請見:仿XP三槍斗微軟 雨林木風Linux拍案驚奇)。

    面對這么多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的云產品和服務,用戶普遍從躍躍欲試的嘗鮮態度轉而回到觀望,甚至表示不看好。原因大致有兩個方面,一是認為此類“山寨”云計算是抄襲模仿,廠商炒作的同類產品;另一方面是認為有可能是廠商“掛羊頭賣狗肉”,只是打了云計算的旗號而已。如此說來,媒體在這方面的報道就需要更多的側重產品解讀和引導用戶了解這些云計算產品究竟是不是炒作,有何用處。IT168云計算頻道在2009年做了不少這方面的解讀(部分):

    云產品/服務導購:云計算導購之Google Docs谷歌文檔 、 云存儲導購:大米盤敲開網絡存儲新格局云計算導購:IT人士需要什么樣的云服務  、“云終端”系統 新模式實現新價值 、功率僅5W 同方云終端易用是王道 、圖解Google云計算:教你建個云論壇

    云產品/服務選擇策略:云導購:中小企業現金管理 SaaS是首選云導購:七點建議 助您部署云存儲

四、殺毒安防與黑客攻擊博弈,云計算自身也有隱患

   從2009年年初開始,云計算安全問題的討論就沒有休止過。這種討論分為兩大方面,一是目前的病毒與防毒、黑客與安防人員在云時代的博弈;另一方面是有關云計算本身的安全隱患問題。

    云計算進入殺毒廠商的視野早在09年初就開始了,包括著名的卡巴斯基、趨勢科技、NOD32還有國內的瑞星、金山等殺毒軟件廠商都在云計算殺毒領域有所投入,也都在其產品中融入了這種技術。傳統上來說,殺毒軟件每天更新病毒庫的做法很方便替換為云計算模式,因為殺毒軟件端始終是要和服務器端同步更新病毒庫的。現在的解決方案在個人級產品來說可能差別不大,它會將要鑒別的文件和本地病毒庫比對,與以往不同的是,對于有嫌疑或無法識別的文件,就會與在線云病毒庫進行比對殺毒。而相對改動較大的是企業級殺毒方案。云計算的到來,使得企業內部將有一個私有云病毒庫,每天成千臺客戶端的病毒更新不需要連接廠商,而是從這臺云病毒庫中直接提取殺毒,并不保留本地毒庫,這個私有云病毒庫則時刻與廠商的云保持同步——從而通過在本地設立節點的方式,解決了云殺毒中間對網速和突發的需求(詳見:安全廠商力挺云計算 以快制快強壓病毒)。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美國在2009年中就認為,云計算將在5年內成為黑客攻擊的重點(詳見:云計算在五年之內將成為黑客攻擊重點 )。據分析,傳統的盜版和網站攻擊已成為過去式,黑客通過對手中“肉雞”的統一管理,以及對現有公共云計算的“滲透”,將逐漸獲得越來越多的計算資源,從而擁有更有利的“攻擊手段”。

    另一方面是來自于金融、政府等領域對云計算安全性的質疑。首先是對于目前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劃分界限。正如互聯網中不存在100%安全的地方一樣,一些金融機構認為自己的信息存在“私有云端”一旦被公有云滲透是災難性的,更別說存在“第三方云服務端”了。此外,如果黑客利用盜來的信用卡支付云計算的租用費(短期內難以發覺),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調用大量的運算資源進攻他們想要的地方。另一方面,一旦公有云遭到入侵,損失的將不只是公有云一方利益,而是所有租用者的利益,這是無法估算的。

    例如2009年7月亞馬遜第二次宕機事件造成的影響,就一度讓云計算理念被人們拋棄(詳見:亞馬遜再次宕機 云計算穩定性遭質疑)。而緊接著10月份,微軟服務器宕機造成Sidekick手機用戶數據丟失,成千上萬用戶無法收發郵件、無法查看在線日程——從而釀成云計算史上最大災難(詳見:云計算史上最大災難 微軟服務器宕機造成)。不久之后,又傳來安全人員的發現:Zeus僵尸網絡正在亞馬遜EC2云服務中運行著一個命令和控制中心,這是黑客侵入亞馬遜之后,悄悄在其服務端安裝非法程序,從而可以控制整個云環境中的用戶??梢哉f,云計算的安全問題一直以來就是人們所關注的,而2009年才是問題剛剛暴露的開始,安全專家預測2010年云計算將面臨更多的威脅(詳見:2010年IT安全形勢:云計算面臨更多威脅)。

五、政府成推動力量,云計算帶動世界走出金融危機

    在面臨安全隱患、標準不統一、法律法規有待完善和數據信任等諸多問題時,云計算的進一步推動似乎陷入了僵局。2009年,我們驚喜的發現,各國政府正逐漸將對信息技術的注意力集中到云計算方面來。而這一轉變,一方面促進了上述關鍵性問題的解決,另一方面,也與當前經濟形勢和以“低碳綠色”為主題的發展方向相吻合。

    奧巴馬政府在2009年1月份美國政府的“應對經濟危機”方案中,就已經將“云計算”確立為IT界減少成本的救市良方。而到2009年10月,奧巴馬政府的CIO表示,采用云計算模式將減少傳統IT預算至原先的1/3,因此美國政府計劃在2010年全面推動云計算,將許多輕量級的工作流程轉到“云端”(詳見:壓縮成本 奧巴馬啟動美國云計算計劃)。

    相比起來,國內對云計算大潮的反應也相當迅速。2008年底,由中國電子學會挑頭成立了“中國云計算專家委員會”,匯集了包括院士、科研人員、企業家在內的云計算多方人士,并于2009年5月在IT168的協助下成功召開“首屆云計算中國論壇”。而國內眾多企業走上云計算之路,開發云計算相關產品也正是從這一刻開始紛紛涌現。

    大方向是云計算,我們看到國內政府開始有計劃性的支持云計算的落地。在紅帽公司的技術協助下,廣東省南海市成功部署第一片面向“80多萬家中小企業IT轉型”的試點云平臺。緊接著,中國電信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在上海首開“信息銀行”,正式推出了名為“e云”的云計算業務(詳見:中電信搶灘云計算 上海開建信息銀行)。北京市政府也于12月宣布投資北京工業大學,在IBM的協助下建設云計算實驗平臺(詳見:北工大與IBM合作建設云計算實驗平臺)。

    這些由政府支持的云計算建設,或多或少的表明了政府在“云計算落地初期”所作出的努力。通過這些試點,云計算落地才會不光是停留在紙面,而是以實踐的形式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紅帽公司坦言,在與廣東南海市政府的合作中,獲得很多經驗,并進一步促使其制定了“云計算提供商認證和合作伙伴計劃”(詳見:紅帽推出云計算提供商認證和合作伙伴計劃)。在云計算大潮前,商業化固然是每個企業所眼饞的市場,但是與政府合作來制定“云計算游戲規則”,才是真正面向未來的策略。

    2009年底,曙光公司與成都政府一同建立了國內首個商業云計算中心,目前已經完成一期建設,速度已達到10萬億次每秒,并正在加緊完成后續工作,爭取在3年內將成都云計算中心建設為每秒千萬億次的商業化超算中心。可以說,成都市政府是在云計算中第一個吃螃蟹的政府機關。而曙光公司作為本土企業,也在從服務器、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向服務提供商,開啟云計算時代的戰略轉型(詳見:曙光成都云計算中心開機)。

    云計算走向成熟 2010我們期待“井噴”

    2009年是個“冬天”,我們堅強的面對經濟危機,尋找著出路。如果說拋掉不良資產,整合企業業務是節約成本之道的話——淘汰老舊設備,整合IT資源也就是企業IT部門的當務之急;如果說資本注入,優化經濟結構是刺激經濟復蘇的不二手段的話——用虛擬化技術重新配置IT業務架構也就是高效經濟的必然選擇;如果說宏觀調控是美國政府需要從社會主義國家學習的經濟手段的話——那么動態資源配置就是云計算最具魅力的特征。

    經歷了2007年、2008年的概念孕育和技術積累,2009年云計算的“落地嘗試”打開了一副巨大的長卷。長卷一端,是技術領袖和高瞻遠矚的IT精英在吶喊:無數商機,無限資源整合,綠色高效;另一端,是同樣的人們在喊著:安全隱患,數據私有,可靠性問題。筆者認為,隨著云計算的落地部署,暴露的問題會越來越多,也會越來越尖銳——如亞馬遜、微軟的宕機事件,云環境中的“僵尸網絡”等。但隨著這些問題的暴露和解決,云計算也會更加成熟,最終迎來一個時代——我們期待2010年是一個新的開始,也期待云計算能早日“井噴”。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新聞      
本文評論   
評論聲明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原县| 万山特区| 宁波市| 寿宁县| 双柏县| 鞍山市| 乌兰浩特市| 张北县| 英超| 九寨沟县| 基隆市| 灵山县| 新龙县| 甘孜县| 盐池县| 建始县| 西林县| 长宁区| 思南县| 安溪县| 黎平县| 通州市| 恩施市| 广元市| 合作市| 太和县| 通化县| 余庆县| 十堰市| 宣汉县| 湖口县| 卫辉市| 曲阜市| 定边县| 清丰县| 乐安县| 滦南县| 耒阳市| 赤峰市| 济源市| 乌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