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無疑是近十年來IT界最重要的創新,日前中關村舉辦的首期科技沙龍也將云計算作為開篇的主題。中關村在云計算領域已經形成一定基礎,相關企業開始計劃早日“飛上云端”。
據悉,在云計算出現之前,IT企業追求的是建造計算能力超人的單個計算機,以此來滿足越來越大的需求。但像Google這樣的公司在初創時,是沒有錢購買那樣的昂貴的超級計算機的,因此,他們采取了另一種辦法,就是把一些普通的電腦連接成一個網絡,然后通過新的算法來把大的任務分拆成小的任務。這樣一來,計算能力就變成了像水和電一樣的商品,可以隨意切割了。
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說,中關村在云計算領域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2009年8月百度提出了“框計算”的概念,在系統集群、并行計算等方面做出了具有戰略意義的探索;2009年10月聯想宣布將商用PC的技術發展重點放在云計算領域,從 PC銷售商向服務提供商轉型,并計劃在2010年推出適應云計算的終端產品;用友軟件與IBM實驗室合作將在用友新版本管理軟件中支持云的部署;賽爾網絡也針對不同類型客戶設計開發了多種云計算解決方案。
德賽網李成順認為:中關村在云計算領域的發展是一個明智之舉,更多的行業也不斷的向云計算靠攏,這表示云計算在中國的可行性和普遍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