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達150萬的大數據人才缺口,我國高校紛紛開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開設學校數也從0發展到目前的283所。但由于大數據作為新興學科,大部分高校在相關專業建設的道路上仍然是摸索前行,或多或少面臨以下問題:
學生實驗需要大量集群,一次性部署基礎設施投入過高
生態體系龐大繁雜,技術發展迅速,實驗設計花費時間
缺乏切合業界大數據實際應用的實訓項目
教師中精通大數據技術的人才較少
實驗考核、試題設計、考試組織管理、試卷批閱費時費力,成績存在主觀性
2016年,為了應對上述大數據專業建設難題,云創大數據推出了大數據實驗一體機以及大數據實驗平臺,以Docker容器技術,為用戶提供大數據實驗服務,可支持大量用戶同時在線實驗,且實驗環境彼此隔離、互不干擾,并同步提供實驗手冊、課程資源、教學視頻、考試系統等,幫助高校師生在平臺上輕松開展大數據教學與實驗。
今年5月,在多次迭代之后,大數據實驗平臺迎來了再一次更新,改版用戶界面,優化系統資源使用,新增實驗內容,豐富實驗形式,并擴展題庫,完善教材和實驗內容映射,增錄實驗操作視頻,對接學校教務系統,集成商業智能實訓子系統,底層鏡像速度也得到大幅度優化,一鍵搭建環境只需短短十幾秒。目前大數據實驗平臺上已更新至400個大數據實驗。
由于操作便捷以及顯著的實戰效果,大數據實驗平臺已在貴州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山東理工大學、鄭州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南大學、重慶師范大學、重慶工商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寧夏大學、南京財經大學、金陵科技學院、天津農學院、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信陽師范學院、新疆電信、軟通動力等多家典型用戶單位實施落地。
其中,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作為一所民辦院校,自大數據實驗平臺問世以來,快速完成了平臺的落地,并由此在課程教學、實驗開展、課程體系建設等多個方面新成果頻出,直接帶動了學生就業率以及學校影響力的同步提升。
目前,除了計算機科學和軟件工程,在通信工程、物聯網、自動化等人才培養中,大數據技術課程也成為了重要的課程。因此,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采用云創大數據的大數據實驗平臺所建設的大數據實驗室,已經成為全校利用率特別高的實驗室,即使是周日,也是排滿了課。
這離不開平臺為大數據教學與實驗提供的實質性便利,以往一個暑假才能完成的兩三個實驗,現在在大數據實驗平臺上點一點,就能快速搭建集群,完成實驗只需要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大大提高效率。同時,大數據實驗平臺可以提供課程體系支撐,當通過該平臺跑完所有實驗后,將會豁然開朗,對于其內在的課程體系也將建立更為清晰的認識。
逐漸攀升的學生就業率,進一步證明了大數據實驗平臺顯著的實訓效果:該校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和軟件工程兩個專業每一屆250名學生,以及學院其他專業的800多名學生,都在該平臺上進行了嚴格的訓練,已經畢業兩屆,每一屆學生都被用人單位一搶而空,普遍在北上廣深就業,薪資水平遠遠超出普通大學畢業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