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人工智能大會召開完了之后,科技業很關心下半年還有什么重要大會,其實,想都不用想,那就是在寧夏召開的首屆“西部數谷”算力產業大會,這場大會將為全國算力產業帶來很大的影響。
為何如此說?
首先,這是全國算力產業鏈重要的歷史機遇,因為大會期間,將發布寧夏樞紐建設總體戰略,為中國算力產業發展提供方向,錯過了這個機會,將是中國算力產業界的歷史性損失。
自從國家發布了“東數西算”戰略后,科技業幾乎沒人不知道“東數西算”。但是,具體怎么搞,很多人是一頭霧水。但是,要是參加了9月中旬即將在寧夏召開的首屆“西部數谷”算力產業大會,你就啥都明白了,因為寧夏就是國家“東數西算”戰略關鍵的實施地區之一。
這主要是因為去年,寧夏被列入了國家八大樞紐節點,進入了國家“東數西算”重大工程行列,這對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來說是一次大的歷史機遇。
據悉,這些年已經有不少大型算力企業入駐寧夏,建成了運營7個大型、大型數據中心,9個數據中心正在加快建設,累計完成投資90億元,為全國算力產業在寧夏如何發展提供了樣板。
而此次大會上即將發布的寧夏樞紐建設總體戰略,將更加具體、切實地為中國算力產業發展提供發展方向,為中國新興綠色算力產業提供樣本指南。
換句話說,不在寧夏布局算力產業,就猶如不在深圳、東莞布局手機產業。
其次,本次大會上推出的扶持政策,將為全國算力產業鏈的企業在寧夏投資獲得各種優惠政策。
先說說電力優勢。寧夏為何目前成為算力產業關注的地區?電力優勢就是原因之一。
電力是算力產業的發展的基礎。眾所周知,算力產業需要供電穩定、電費不能貴,
沒有電力,是搞不成算力產業的。近些年,各地因為太費電而被關閉的數據中心數不勝數,比如今年7月份北京就發布了《北京市低效數據中心綜合治理工作方案》,提出將會關閉不符合標準能耗的數據中心,以此來節約電力降碳增效。其他很多省去年電力緊張時,首先就是關閉數據中心。很明顯,在我國東部,搞數據中心、算力產業不現實。
所以,有電才有算力,有電就能聚集算力產業。為何是“東數西算”其實就是這個道理,東部地區有人才,能大力研發,西部地區有電力,能聚攏產業。
而寧夏風能富集,光能資源充沛,讓寧夏具備天然的電力優勢,寧夏新能源發電量大,供電量大,平常都大量往省外輸送電力,要是自己的地方產業需要電,那肯定是優先照顧。
再者說說距離優勢,寧夏距離全國各大城市均在2000公里以內,距離近,是光纖網絡覆蓋全國優路徑選擇點,現在寧夏已經建成了至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地直達鏈路,獲批國家(中衛)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
距離近,信息數據的耗損就小,所以,寧夏比邊遠地方發展算力產業是有地理位置優勢的。
另外,寧夏發展算力產業不是小打小鬧,是對算力產業進行了頂層設計,所以,在寧夏召開的首屆“西部數谷”算力產業大會將是中國西部首屆、國家支持的算力大會,對全國各地未來發展算力產業都具有指導意義。
簡單來說就是,寧夏發展算力產業不是鬧著玩玩,不是地市甚至縣里來搞,是從全自治區整體規劃上來設計如何來為寧夏樞紐建設提供優質的環境保障。
在全國,很少有省市像寧夏這么重視算力產業的布局以及政策,之前,寧夏就專門制定出臺了《寧夏樞紐節點建設方案》《寧夏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等一系列文件,近期又出臺了《關于促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寧夏樞紐建設若干政策的意見》,并在土地、能耗、稅收、綠電、人才等方面出臺一攬子政策措施,為寧夏算力產業保駕護航。
那么,具體寧夏如何深化推進算力產業的落地呢?據悉,寧夏自治區于9月16日分別在銀川市和中衛市舉辦“2022銀川智慧城市峰會”和“第五屆云天大會”,
從這兩個大會就可看出,當前銀川和中衛在推動寧夏樞紐地位上具有很高地位,這兩場大會將對于實現大會的全域統籌、資源整合、良性互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這句古詩的意思就是趁著天沒下雨,先弄好房屋門窗做好準備。放在如今,就是比喻要想布局算力產業,可以先觀察寧夏的基礎條件、產業規劃、投資政策,方便企業自身做好準備工作。
本次大會將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屆時,無論你人在哪里,都能沉浸式體驗到這場無與倫比的科技盛宴。期間還將組織開展水幕燈光秀、無人機表演、“西部數谷”算力產業展覽、云天大會星光之夜等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讓大家看到一個注入科技、活力的寧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