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云計算開源領域迎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OpenStack開源社區成立十周年。回顧過去的十年,云計算技術及市場迅猛發展,從實驗室中的一臺云主機,到各行各業都在進行云化遷移,云計算已經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而今年,在抗疫的大背景下,云計算更是作為抗疫力量的基石,為打贏這場共同面對的戰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在這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OpenStack社區也迎來它的年度重要活動OpenInfra Days China 2020。作為中國開源領域的技術盛會之一,本次大會聚焦“智能開源基礎設施”,圍繞對硬件加速器集成與多架構的支持,各類開源組件間的集成(如OSF各項目與容器基礎設施的集成),硬件自動化與大規模擴展,將“云”擴展到邊緣計算節點以實現5G和物聯網(IoT),以及計算網絡與存儲等應用場景就基礎設施的技術演進展開討論和展望。
本次大會上,烽火通信云計算研發中心云產品總架構師王昊從自身產品研發和行業積累經驗出發,以面向未來發展的視角,在大會上分享了主題為“更靈活,更可靠,更安全:面向邊緣與中心融合架構的云基礎設施平臺設計與實現”的技術演講,向與會者介紹了烽火云對于下一代融合架構的云基礎設施平臺發展的思考。
1. 為什么需要融合架構?
隨著烽火云在不同行業領域的應用和發展,面對不同的云計算行業技術標準和客戶需求,在快速滿足客戶的同時,也面臨一些長期以來客戶存在的痛點問題,由于中心云和邊緣云發展先后程度不一,導致客戶在不同數據中心內存在多種云產品架構不統一,產品化程度不一致,存在不同短板的問題。隨著云計算產業突飛猛進的發展,這些問題逐漸制約了云基礎設施向未來進一步邁進。烽火秉持為客戶打造“好用云,用好云”的發展愿景,一直在不斷思考如何能突破和解決這些問題,使云產品向下一代更靈活,更可靠,更安全的演進。
2. 融合架構想怎么做:更安全,更可靠,更靈活
融合架構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個以安全,可靠,靈活為特征的基礎云平臺,通過這個“基座”靈活的支撐上方的私有云和邊緣云場景下的云基礎設施平臺。
其核心特色為:
為了實現這一基座目標,需要在整個云產品架構層面上進行重構優化,對全產品族進行類微服務化設計,充分吸收邊緣云的平臺架構優勢,抽取共性組件,靈活組合應對中心云/邊緣云的不同場景。
3. 融合架構要做什么:關鍵技術實現
為了實現融合架構這一目標,需要在以下幾點關鍵技術進行實現:
靈活部署:
通過靈活的部署服務,將支持面向邊緣云場景的輕型組合和面向中心云場景的重型組合。
安全合規:
安全合規是整個云基礎設施的核心技術領域之一,隨著等保2.0規范的發布和實施,云上安全越來越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在融合架構中,整個云平臺的安全能力在平臺設計和開發中就進行分層構建,形成“分層安全,統一管理”的安全設計思路。
系統可靠性:
可靠性是影響融合云平臺生死存亡的能力,無論是云資源高可靠保護還是云平臺自身高可靠加固,都將作為整個基座的關鍵能力之一。
智能運維:
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對云基礎設施平臺也帶來了深刻的技術變革影響,智能運維技術方興未艾,融合云平臺也在積極探索和考慮這一關鍵技術,將為全產品族提供統一的監控告警,數據采集,數據分析,故障預測,根因分析等一系列革新的運維能力。
光陰如梭,轉眼已是十年,初心不變,未來可期。基于融合架構的云基礎設施平臺將成為下一代烽火云的前進引擎,以更靈活,更可靠,更安全為目標持續讓客戶享受到云計算技術帶來的價值和變革,助力企業和社會不斷前進,為我國云計算發展貢獻烽火的一份力量!
